
三年级下册数学《年月日》教学反思600字(精选17篇)
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,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,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,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《年月日》教学反思600字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三年级下册数学《年月日》教学反思 篇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“年、月、日”及相关的知识,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之上,通过网络平台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想法。反思本课的教学,我有以下几点认识:
一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,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。
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,几乎天天接触年、月、日的有关知识,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。但需要关注的是,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。而且,学生关于年、月、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,模糊的、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,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、月、日打下了基础。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,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年历,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,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。从而探索出大月、小月、平月以及平闰年。然后,结合儿歌和拳头等游戏的方式记忆大月和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,并且发现七月、八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。
二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,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。
在学平年、闰年时,通过平闰年的排列顺序,找出4年一闰的规律,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了2012年和1996年是什么平年还是闰年的问题。再要 ……此处隐藏10458个字……。
本课分四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。一是设置悬疑,引入课题,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一年、一月、一日分别有多长,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,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。二是观察年历卡,主动探索年、月、日的知识。三是巩固拓展,推向生活。四是首位呼应,解决问题。
整节课,学生在轻松愉快、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,学生尽管不是妙语连珠,知识面也不是很广,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,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。
一、设置悬疑,激发学生的求知欲
设置悬疑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,使学生自主、积极的去探究知识。
二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。
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、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、试验、模拟、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。教师要转变观念、转换角色,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、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,为学生营造宽松、民主、和谐的学习氛围,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。
三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,优化课堂教学
利用多媒体教学,把学生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宇宙间,感知年、月、日的来历,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。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,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,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,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,扩大知识面,增长了见识。
反思这一节课,知道自己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。如,我在上这一节课时节奏比较紧凑,一环扣一环,对学生的一些闪光点没及时的深化;还有在引导学生记忆大月、小月时,没能让学生充分的交流,如果我当时对着黑板上的板书引导学生自己编儿歌,那我相信孩子们的印象将更深刻,记得将更牢固。